以前我认为 使用 LFS 是终极 Linux 高手, 高级水平, 
     用 gentoo, `arch` 是高手,中级水平, 其他(ubuntu , fedora) 初学者。

ubuntu:

练习 vim & C 的地方  我练习C就是用 `ubuntu` and `gcc`, 跟很多人的不同哈哈

现在看来是对, 我装了不知多少次arch, 从一开始用cd 装, 而且下了 core 库, 和一部分 extra 库, 一个200多M, 一个 3G多(还没下完啊, 真暴力, 不会看wiki, 愚蠢), 第一次安装很费劲

先是 vi, 这个混蛋包名很怪(vi:????????) 在windows 分区无法识别冒号:, 而我是保存在fat分区上, 通过slitaz 的 isomaster制作iso, 最后通过挂载并修改 /etc/pacman.conf, 安装。

  • slitaz: 一个我高三学习 Linux 的主要发行版, 另一个是Tiny core Linux, 他们都是用 busybox , 嘻嘻( Debian 开发出来 太棒了, 另一个对我之后很有用的 Debian 开发工具 minicom )后来又发现 picocomminicom 易用)

接着难题就是图形界面, 由于不能联网, 通过我上网下载的 extra 组里的pkg 只有一部分,是不完整(用firefox下载工具, 因为功力经验不够 没想到有 wget这招, 后来亦因为用 firefox 下载东西,又是文件损坏……), 多得舍友给力,在宿舍通过他们的电脑不断下载损坏的pkg, 终于可以一睹 Arch 图形界面!这一装用了一年, 后来越来越会安装

安装越来越容易,次数更多了,下次装有图形界面是家里的PC(之前练习是用 core.iso也就是没 xorg), 家里的PC 本想装 KDE 给 john 的, 不知道为何失败, 现在想来可以用 pacman -S kde 搞定.

  • 给力舍友: 明哥 and 副

之后 接着在自己的机子上又搞了一个复习-练习版, 后来许多次重装都是靠它(大功臣!), 居然当时没装 wpa_supplicant! 我的机子的arch 不知重生了多少次。

后来在 arch-wiki 上看到有其他很多安装方法有 chroot , 镜像挂载…… 千边万化!

今年上数学建模因为也想有所作为, 根据很久之前在 solidot 上看到有开源的 数学建模软件( octave ), 决定重装 arch 通过 wifi 校园网 4M 新的 Arch 重生!

通过那次安装再次感受到联网真爽, 不久又在家里安装一次, 因签名问题始终安装不了, 以为是时间问题(之前因时间的试过证书认证失败后来改过时间又成功,如网页 好像没了 css), 这次不行。

在倒数第二次去图书外语阅览室时重装一个到u 盘以解决 arm 开发难题(后可能版本问题失败),这次 把所有的pkg 保留以作下次签名问题,应对方案(不久前又是证书搞到安装失败)。

七月份在家里装了一个64位到硬盘上, 主要为了娱乐。这次在wiki上看到有 groups 很多安装包都有在一个组里(例如 gcc 在 base-devel……), 这次xorg 因显卡问题问题搞到,图形界面有问题, 一个 pacman -S xorg 神马图形问题搞定!

安装arch 大收获之一发现终极的 shell : zsh, 我在archlivecd 看到字体 红色跟绿色的man手册深深吸引了我, 一直恋恋不忘, 查了很久原来它是用了grml-zsh-config( pacman -S grml-zsh-config) 的配置, 其间我用过 oh-my-zsh ,最终还是喜欢grml的, 从此我可以用色彩斑斓的 shell.

  • fun: 在用 oh-my-zsh 是弄出了一个笑话, 我发现 oh-my-zsh 有个 scritpupgrade.sh 之类它是用 git 更新, 我用一句 echo hello ele1000 替换了, 从此认为 git 是个混蛋程序哈哈,大二 学 嵌入式C语言(吭)时, 学习了 gitgnugpg, 那是才真正认识 git

haha

tinycore and slitaz

高三时,语文老师, 笔记本因为一个按键失灵, 带到学校叫我们去破解密码,途中试 syslinux grub 不知为何失败, 隔日用蓝牙键盘输入正确密码…… (真郁闷,还费不少心机研究), 之后突发奇想,用用 linux, 发现都要安装,查了有种叫livecd 的东西, 不用安装的,很多都很大要CD, 这里没光盘更没刻录机!经过长期探寻找到一个叫 Tiny core 的,很小20来M, 先后用 syslinux 写入(unetbootin) 去手机 和 内存卡, 千辛万苦可以一赌 linux 的容貌。很简陋难怪那么小。 感觉回到 win95了。当时打的第一条LINUX 命令 ls -> df -> date -> du -> cal …… (大二考 linux 我问老师学的linux命令是什么 她的 是 ls , 我也告诉她我的是 startx.)

平时上课完下课在宿舍在那里间中查linux 命令, 又发现slitaz (wm: fluxbox)比 tiny core(wm: fvwm) 美观 多倍, 也是基于 busybox。功能多了不少 mplayer sqlite ...., 从此告别 tiny core , 直到大学第一次运行的系统也是 Slitaz , 当时人们看到我打命令 还以为我在编程 哈! 那是命令, 到大二 很多人学了linux 还这么认为!

slax

这系统是我用得最久的livecd linux , 在高二在隆芯实习, 无意上网发现一个可定制的linux(slax 6), 不错, 很帅, 图标美丽极了(到写这篇文章是还上slax 6 论坛 得到 不少技巧包括更改root密码, 新建账号).

时间跳到大一, 用了ubuntu livecd 在图书馆 作恶多端的我讨厌ubuntu慢, 于是寻找,找到了 slax7 发现不错, 试下 gcc, make 等工具,一开始配置失败, 找不到, 试下 slax 6 , 它居然有 make 赶紧试下 gcc 也有! 进入图形界面不错, 好像见过, 时隔很久终于想起高二时见过它, 网上那些人有 toram 那招, 我回头弄了弄 slax 7(6 太不稳定)toram 成功, 一直用toram 模式, 比 win7 快!!

wm

gnome fvwm fluxbox xfce kde blackbox awesome i3 ratposion

gnome 2005 JohnRedhat9 上见过, startx 源于此。大学ubuntu 12.04 在NGS 电子阅览室用 Thunder163 镜像, 以3.xM/s 下载。(在20#319装过, 也试过xubuntu因屏幕不适应舍弃了),很慢, 老牛拖车那样, 不过那是学习 C 和vim 的起点。 Thanks for ubuntu

fvwm 2011 tinycore 当时看来 挺酷, 曾经大二寒假学过一番, 很难配置,可塑性极高, 最后偷懒上网找了一个大牛的, 修改后使用, 也给slax 装过。 到了很久之后上网查 tinycore 才发现它用 fvwm!

fluxbox 2011 slitaz 比tiny core 的fvwm 帅

xfce 2012 在NGS 的图书馆把 LFS-6.3 刻录在光盘使用发现了这只可爱的老鼠, gvim-7.2, 觉得xfce 短小精悍, 不像 gnome 臃肿恶心。当时还不知可以硬盘引导 LFS (在20#319 上用过一阵子, 因不稳定舍弃, 收获一些经验)。之后的arch 就必须装xfce

kde 2013 slax-6

blackbox 2014 slax-7

awesome 2014 arch

i3 2014 arch 现在就用它

ratposion 2014 arch 主要给slax 用, ratposion容易编译多, 依赖少。

bsd

挺吸引人的, 出名的三兄弟 Netbsd, Openbsd, Freebsd. 而Openbsd 每次发行都有一首歌曲和海报! 我还会唱过3.7那首 I love to hate my pc!

Freebsd比较高调, Netbsd 听说嵌入式方面超牛, 支持N 多种U。

我曾经把 Netbsd-6.3 x64 刻录到光盘去, 还以为是 x86的! 怪自己没看清。没linux 那样方便易用, 驱动更少。


hamlover

行者常至 为者常成